3D打印,大致上分为FDM(熔融沉积成型,可分为大尺寸3D打印机和桌面3D打印机)与光固化(主要是LCD和SLA)这两种是最主流的两种技术,更专业的烧结SLS 3D打印和金属3D打印这里就不多赘述。对于3D打印爱好者初学者而言,刚开始时候很难理解二者打印好后的模型,其实很多时候,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或者说不是最佳状态。
3D打印的模型由于其特殊的成型方式,模型表面上会有阶梯状的层纹。这些层纹即使是目前最精细的打印机也无法避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时调整参数或是模型的摆放位置来让层纹感变得不明显,但是再细微的纹路还是会影响到模型的整体感观。大多数,我们都还要进行一定的后处理过程,无论是在打印原理、材料选择、参数设置和后处理上差异显著,掌握其核心要点能让模型品质事半功倍。
整体来说,当我们3D打印完成后,主要进行的步骤是:拆支撑、清洗(主要是3D光固化打印后需使用酒精清洗)、固化(光固化3D打印)、粘合、打磨、补土、抛光、上色(看需求)等几个步骤。
拆支撑没什么特别技巧可言,无非就是强拆或者借助剪钳拆解,有些部位轻重的问题,清洗和固化的话,就是使用高浓度酒精清洗光固化3D打印后的模型表面残留树脂然后吹干以及使用对应的波长紫外线灯进行二次固化使表面更干爽更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清洗时不应浸泡太久以免薄的样品模型变软或变形,同理二次固化时间也应该适当。
粘合常用于多个模型的组合操作。常用的粘合剂有热熔胶,AB胶、亚克力胶,502,Bondo胶等。粘合时注意固定好模型防止移位。
影响模型的好坏,最重要的当然是不同3D打印机的质量和设置了,除此之外最主要的莫过于打磨这个步骤了。打磨可以去除模型表面一些不必要的粗糙部分,让表面视觉效果更好。打磨建议水砂纸,一是效果好,二是可以防止摩擦表面发热,造成模型表面损坏影响模型质量。打磨时先用目数小的砂纸打磨,逐渐换高目数的砂纸,根据表面的粗糙程度我们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打磨。一般像是支撑留下的痕迹就可以使用锉刀,大面积的表面使用砂纸会方便很多。砂纸根据颗粒的大小分为不同的型号目数,目数越小颗粒就越大。对于pla与abs这类材质经常用到的有80、120、600、800到2000的砂纸。800到2000的砂纸主用于抛光对层纹的消除意义不大。所以在使用砂纸时,要先从小目数的开始打磨来去除层纹,最后再用大目数的砂纸进行抛光。当然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所以建议可以将砂纸或模型沾湿再打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粉尘。也可以使用一定的电动磨具进行配合。
补土就是利用原子灰等补土材料填补模型的沟壑。常用补土材料有原子灰或ab土,水补土,有些玩家甚至用牙膏、502+爽身粉都可以,有的还用一种名叫“补土”(Putty)的快速固化树脂等。不管使用什么材料,其目的都是为了填满模型的缝隙沟壑,增加平整度。
抛光的话可以就是再使用大目数砂纸进行二次抛光或者使用PLA和ABS抛光液进行浸泡抛光(针对PLA和ABS,不建议浸泡过长,几秒即可)建议来说还是使用砂纸或抛光磨具进行慢慢抛光。抛光液非常容易造成模型的菱角损坏。
最后看个人需求需不需要上色了,上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喷笔上色,二是手工颜料上色。喷笔上色最好在通风环境下进行,做好防护措施,油性漆不宜多度吸入,玩家朋友们注意哦。具有美术功底的小伙伴可以用丙烯颜料手工涂抹上色,对技巧要求比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练习。
领创三维作为专业生产制造大尺寸工业级3D打印机生产商,领创三维工业级FDM,光固化3D打印机,专业研发生产高品质三维打印三维扫描产品,3D打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航空航天模型、工业开发和艺术设计等领域。拥有可打印各种材料,尼龙ABS碳纤维等材料,深受各大院校企业 科研机构深爱。提供3D打印机价格,领创联合品牌、闪创三维FDM,光固化3D打印机。厂家电话咨询18107608348